本土赛事如何叫响品牌(体育大看台)

家乡的球队、身边的比赛,本土赛事对大众关注、参与体育有着独特魅力和重要意义。办好本土赛事,办出精品赛事,要让品质立得住、品牌叫得响,要把握群众需求、遵循市场规律

  家乡的球队、身边的比赛,本土赛事对大众关注、参与体育有着独特魅力和重要意义。办好本土赛事,办出精品赛事,要让品质立得住、品牌叫得响,要把握群众需求、遵循市场规律,要在赛事运营规范、创新能力、服务意识等维度同时发力。

  11月1日,2019—2020赛季CBA(中国男篮职业联赛)在广东东莞拉开帷幕。上赛季总冠军广东队以107∶98战胜辽宁队,CBA联盟提供的数据显示,这场揭幕战的收视率和人均收视时长都创下了近3个赛季的新高。  

  闲暇时看场比赛,和朋友聊聊家乡球队的表现,以中超、CBA等职业联赛为代表的本土体育赛事,正在成为大众文化、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如何办好本土赛事,让品质和品牌都能立得住、叫得响;如何把握大众和市场需求,在赛事的运营规范、创新能力、服务意识等诸多维度上发力,都应当是必答题。

  拼创意

  在曲艺之乡天津,比赛中场休息时来一段群口相声表演,给现场增添了浓浓的传统文化氛围;在青岛,地铁开出CBA全明星周末专列,个性化的车厢布置让乘客仿佛置身比赛现场……CBA从前两个赛季开始就着力挖掘本土特色,让联赛更好地融入城市、融入球迷,本赛季创新的脚步不停:9支球队使用了全新的球队视觉形象,4支球队更换了更具地域特色和归属感的队名;辽宁队的杨鸣、上海队的刘炜等退役运动员见证了自己的球衣退役仪式,成为让球迷感动的瞬间。

  北京大学国家体育产业研究基地副主任何文义认为,创意是推动体育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以赛事为基础,综合利用好转播元素、明星元素、城市元素等,都是支撑本土赛事成长的“创意点”。

  “国球”乒乓球有着骄人的战绩,但在市场化、商业化的发展之路上也遇到过迷茫。突破之路需要挖掘自身特色,在赛场和市场的结合中找到共鸣。自2006年开始,中国乒乓球队把国际大赛出征名单的决定权部分“下放”给直通选拔赛,通过电视直播或网络直播,给球员营造了大赛氛围,又积累了粉丝和人气。2016年里约奥运会之后,中国乒乓球队与腾讯体育合作,将直通赛升级为“地表最强12人”比赛。国乒队员的强强对抗、专业制播团队的高水准呈现吸引了众多关注和参与。

  中国乒乓球协会主席刘国梁说:“场内竞争是真刀真枪、火药味十足的,赛事名称、奖金以及整体包装等又融入了时尚和娱乐的元素,这是乒乓球市场化发展迈出的第一步。”

  重质量

  很多本土赛事都提出打造“百年老店”的愿景,但成长的过程绝非一帆风顺。精耕细作成长的每一步,才能累积起面向未来的足够底气。

  北京马拉松最初只有86人参赛,如今已发展成3万人共同奔跑、16万余人报名“抢号”的热闹景象。39年栉风沐雨,北京马拉松经历了更改名称、取消半程马拉松等升级,获得了国际田联金标赛事以及中国田径协会金牌赛事称号,积累了诸多办赛的宝贵经验。

  从2002年ATP(国际职业网球联合会)大师杯首次来到上海,10余年来,越来越多的城市拥有了以城市名字命名的“网球公开赛”。

  “国际职业巡回赛的持续引入和悉心耕耘,为中国网球培养了大量参与者、观众,锻炼了本土裁判,让赛事运营团队愈加成熟。”国家体育总局网球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黄玮表示,“有了这样的土壤,本土网球赛事迎来了发展和良机。”

  今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中提出,“推动有条件的运动项目打造涵盖职业、商业和群众赛事的多层次、多样化的体育赛事体系”。黄玮介绍,明年中国网球协会将主办面向全国专业网球选手、业余选手,欢迎现有民间赛事加入的中国网球巡回赛,力争将其打造成国内规模最大、级别覆盖最广的官方自主赛事品牌。

  抓服务

  体育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的一种生活方式选择。球迷希望有更好的观赛体验,参与者希望有更周到的赛事组织。服务,成为决定一项赛事能否行之久远的关键环节。

  今年北京马拉松比赛期间,近400名裁判员和7000余名志愿者为选手们提供专业执裁和细致服务,医疗保障、沿途补给等也做了充足准备。尽管在雨中开跑,但是跑者们热情不减,尽情享受比赛,这些都得益于把参赛者放在第一位的办赛理念。

  近年来,中国路跑赛事正迎来从“数量增长”到“质量提升”的阶段,在全国多所高校在校生及校友中开展的高校百英里接力赛,是用科技做好服务专业化的典型一例。赛事主办方在比赛中引入人脸识别检录系统、精准计时系统及云摄影系统,大大提升赛事组织效率的同时,也为参与者带来良好现场体验和个性化服务。“虽然是群众性赛事,但是专业化也很重要。”赛事负责人介绍说,“依托于赛事,将物联网、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和体育去做融合、连接,会给参与者带来新的惊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