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奋发进取的征程中,体育事业的成就光彩夺目。一个个争金夺银、超越极限的瞬间唤起无限豪情,在每一个时代激励着人民群众,将每个人的梦想同中国梦、体育强国梦紧密地连在一起。
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体育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就将体育与人民群众紧紧相连。
“国力苶弱,武风不振。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此甚可忧之现象也。”1917年,毛泽东在《新青年》上发表《体育之研究》,面对羸弱的国家“国力”和人民“体力”,年轻的毛泽东喊出了“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时代强音。
在国家积贫积弱的背景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先驱率先认识到体育的功能与价值。乘着新文化运动之风和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体育改善民族体质、重塑民族精神的积极作用开始深入人心。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带领人民参与和发展体育运动贯穿于革命实践中。在艰苦卓绝的革命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色体育”,为中国近代体育的成熟注入了活力。
在中央苏区,许多地方开辟了运动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经常参加各种体育比赛。在他们的带动下,苏区军民参与体育的热情高涨。
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将体育作为强健体魄、提高人民体质的重要方法。在抗日救国的斗争之余,在生活艰苦、物资匮乏的条件之下,边区军民仍踊跃参加体育锻炼。
马海德医生在回忆延安时期的生活时说,那时开展的体育项目很多——篮球、排球、乒乓球、田径、体操、举重、游泳、滑冰、爬山,甚至能够打上网球——虽然物质生活艰苦,但人们出于共同的信念和理想,都生活得非常快乐,在工作、学习和生产劳动之余踊跃参加各种体育锻炼。
“东亚病夫”的帽子扔到了太平洋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1952年,毛泽东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的题词,成为新中国体育发展的指导方针。
新中国成立之初,体育便承担起提高国民体质、展示国力、凝聚民心的作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体育的热潮在新生的共和国涌动。广播体操的旋律、体育锻炼的身影,成为新中国蓬勃发展的最好注脚。
“过去说中国是‘东亚病夫’,我们把中国的面貌改变了。”1956年,毛泽东在《增强党的团结,继承党的传统》中这样讲道。
从改革开放到新时代,中国体育进入全面、规范发展的新阶段,体育精神激励着中国人投身大潮、激荡梦想,健康的意识和健身的积极性不断提高。
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每年的8月8日成为“全民健身日”;2014年,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把人民作为发展体育事业的主体,把满足人民健身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群众体育和全民健身的成绩单愈发靓丽。截至2019年底,中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08平方米,提前实现了2025年的发展目标;在北京冬奥会筹办的激励和带动下,“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已蔚然成风,为全民健身增添活力……体育,已成为中国人健康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球转动大球
一只小小的乒乓球,敲开了两个大国之间的交流大门——上世纪70年代的中美“乒乓外交”,是世界外交史上的经典一幕。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中国体育在拓宽交流渠道、改善国际环境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从促进民间友好交往的中日“围棋外交”,到“小球转动大球”的中美“乒乓外交”,黑白棋子、小小银球演绎出一段段历史佳话。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79年中国全面恢复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后,中国体育全面融入世界体育发展进程,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体育事务。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行,让中国与世界加深了解、增进友谊、跨越分歧,让更多人看到了中国的巨大变化。2022年北京冬奥会,中国将以更开放的姿态、更自信的表达,为人类携手抗击疫情照亮前路,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舞台。
体育为中外交流打开了多彩的交流之窗,成为中国外交的靓丽名片。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与180余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双边体育友好关系,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双边体育合作协议;有超过200名中国人在国际体育组织中任职,为世界体育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胸怀祖国,放眼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