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东京,开工48小时!走近中新社奥运前方报道组

距离东京奥运会开幕还有三天的时间,而中新社东京奥运报道组已经开工将近48小时。朱晨曦 东京之旅有什么期待 期

人在东京,开工48小时!走近中新社奥运前方报道组

  距离东京奥运会开幕还有三天的时间,而中新社东京奥运报道组已经开工将近48小时。

  在对这届特殊的奥运会进行报道的最初阶段,他们有着怎样的感受?对于自己的东京之旅有哪些期待?又带了什么“秘密武器”保证报道工作顺利进行?

  跟着小新一起来看看吧,Go!Go!Go!

  卞立群

  文字记者 第一次报道奥运会

  奥运开工初印象

  初印象是“四个饭团”。第一天上午前往媒体中心进行核酸检测、领取奥运背包、出行券等必要手续,没来得及吃午饭就前往东京成田机场迎接中国女排、女篮、跳水等国内代表队。采访前我抽空在便利店买了两个饭团,跑到航站楼外空气流通的地方把口罩摘下,在傍晚四点终于吃上一天中的第一顿饭。

  经过6个小时的接机采访,现场采访部分结束,因为前14天不能乘坐公共交通,打电话联系出租车公司派车,得知需要等待至少50分钟。利用这段时间空隙,我又去那家便利店买了两个饭团。如果说我在奥运现场报道的初体验和初印象是什么,这四个支撑一天忙碌工作的饭团,一定会是我的永恒记忆。

卞立群(右)

卞立群(右)

  东京之旅有什么期待

  希望能够见证自己主要报道的中国举重队突破6金,创造历史,同时希望远在宫城作战的中国女足姑娘们能够在小组出线的基础上创造奇迹。对自己的期待是,希望我的报道能够满足读者了解奥运会的需求,能够让读者看到一个不一样的奥运会。

  带了什么“秘密武器”来东京

  因为需要间隔两米以上进行采访,所以我特意带了自拍杆、胶带和录音笔,但发现自拍杆的长度还是有点不够用……

  杜洋

  摄影记者 第三次报道奥运会

  奥运开工初印象

  来到东京以后,首先是每天的核酸检测,然后就是熟悉一下媒体中心的工作环境、熟悉一下去各个场馆的路线。研究赛程、研究媒体班车的发车时间,包括是怎样运行的,这些都是在抵达东京24小时之内我们需要做的事儿。

  这次东京奥运会,记者去场馆采访需要预约,所有的比赛都需要预约,这也是我以前在奥运会的拍摄中没有遇到的。

杜洋

杜洋

  东京之旅有什么期待

  期待这次我们的预约都能成功,能够多拍一些中国队的精彩瞬间。

  带了什么“秘密武器”来东京

  在器材这一部分没有什么太可以说的秘密武器,因为带的都是比较常规的体育摄影的器材。

  唯一特别的是今年的奥运会在器材上面,很多的记者会使用微型单反相机来拍摄。

  富田

  摄影记者 第四次报道奥运会

  奥运开工初印象

  初印象就是疫情的影响,让所有的东西都变了。入境需要核酸,赛事没有观众,采访需要预约,回国还要隔离。

富田

富田

  东京之旅有什么期待

  期待就是能身体平安,不中招儿。

  带了什么“秘密武器”来东京

  秘密武器就是防毒面具,图里戴的那个。(在东京期间会一直戴着,我惜命。)

  韩海丹

  摄影记者 第一次报道奥运会

  奥运开工初印象

  开工第一天前往机场接机,运动员都戴着口罩与面罩,想从走出的人群中分辨出谁是谁,非常困难。即便认出来,与粉丝或媒体的互动也多是点头致意,所以更加期待在赛场时运动员欢呼庆祝时的笑脸。

韩海丹

韩海丹

  东京之旅有什么期待

  这届奥运会最确定的事情就是充满着不确定。期待所有预约的场次都成功,期待拍摄的场次中国运动员都能取得好成绩。

  带了什么“秘密武器”来东京

  半箱口罩与更轻量化的摄影器材。

  宋方灿

  文字记者 第五次报道奥运会

  奥运开工初印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