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姑娘张家齐奥运摘金

张家齐的父母通过电视直播观看女儿比赛。A04-A05版摄影(除署名外)/新京报记者 郑新洽 五岁的张家齐与郭晶晶合影

  北京姑娘张家齐奥运摘金

  与队友陈芋汐搭档夺得东京奥运会跳水女子双人10米台冠军

  7月27日下午,东京奥运会跳水项目女子双人10米台决赛,张家齐/陈芋汐为中国跳水队夺得第二枚金牌。当张家齐和陈芋汐相拥庆祝的同时,远在北京亦庄的一个居民区里,张家齐的妈妈肖英杰喜极而泣:“没白受那么多苦。知足了,值了!”

  ●登顶  

  优势太明显,对手根本没机会

  在中国跳水“梦之队”,女子双人10米跳台是当之无愧的王牌:自2000年悉尼奥运会设立双人跳水项目后,中国队就未曾让这枚金牌旁落。7月27日下午,东京奥运会女子双人10米跳台决赛,张家齐/陈芋汐这对“00后”搭档以完美而稳定的表现捍卫了中国跳水的荣誉。中国组合在比赛中拥有着巨大优势,5跳都拿到全场最高分,正常发挥完成最后一跳后,她们以363.78分的总成绩夺冠,领先获得银牌的美国组合帕拉托/斯奇内尔52.98分。

  被外界称为“奇袭组合”的张家齐和陈芋汐都是首次参加奥运会,17岁的北京姑娘张家齐是名副其实的年少成名:2016年全国跳水冠军赛,12岁的她一举拿下女子单人10米台冠军;2017年天津全运会,张家齐收获女子10米跳台单人、双人两枚金牌,成为备受瞩目的“全运新星”;2018年初登国际赛场,她在跳水世界杯上再次将女子10米跳台单人、双人冠军奖牌收入囊中;2019年光州游泳世锦赛,张家齐与卢为搭档,女子双人10米台摘金。帮助中国队实现该项目世锦赛十连冠。光州世锦赛结束后,张家齐和陈芋汐成为跳台双人项目的搭档,在此后的国内比赛和多站奥运选拔赛中,两人均有上佳表现。

  ●成长

  跳水初体验,一米板都不敢跳

  张家齐和跳水结缘是个意外事件,因为从小就活泼好动,妈妈肖英杰希望孩子能学点什么,消耗一下她过于旺盛的精力。国标舞是妈妈喜欢的,兴冲冲地带着张家齐去报名,却被老师婉拒了:“孩子太小了,还学不了。”之后的选择是京剧班,不过张家齐的兴趣不大,直到找到位于国家体育总局的跳水俱乐部,充满乐趣的训练方式让张家齐喜欢上了跳水,在兴趣班保持着全勤记录。

  肖英杰翻开家庭相册簿,将张家齐的成长历程一一指给记者看,“这是她第一次从一米板上往下跳,当时她不敢跳,还是我告诉她:跳下去咱们就去吃快餐……这是她第一次跳三米板,当时也是不敢跳,是教练拎着她,‘帮’她下去的……”从一米板不敢跳到如今站上10米台是奇妙的转变,肖英杰想了想:“也许是因为她有那么股冲劲儿吧。”

  2011年进入北京跳水二线队,2014年进入北京跳水一线队,2017年进入国家队……当年那个被妈妈送去住校还眼含泪花的小女孩早已学会了自己收拾行装。她在家的时间也越来越少,尤其是去年疫情期间,国家队一直处于封闭集训状态,父母只是偶尔和女儿约好时间到训练局,隔着栅栏简短交流几句。

  张家齐的房间摆设简单,显然主人不在此久居。上一次她回家,还是5月份的跳水奥运会选拔赛结束后,在家待了一天半。

  记者们在张家齐家收看女子双人10米跳台比赛的时候,一只白色的博美犬兴奋地跑来跑去,是肖英杰应女儿要求养的。这只小狗去年来到家里,张家齐给它起名“奥小会”,以纪念这一届特殊的奥运会。

  ●性格

  报喜不报忧,受伤了从来不说

  男子双人10米台失金对中国跳水“梦之队”来说是个意外,也让女子双人10米台参赛选手背负了额外压力。不过,张家齐和陈芋汐两位小姑娘顶住了压力,并以巨大优势夺得冠军。

  转播画面中可以看到张家齐腰部贴着肌肉贴布,“她身上也有伤。”张家齐的妈妈肖英杰微蹙着眉头告诉新京报记者。不过,她已经习惯了不是第一时间知道女儿的伤情,“这孩子从小就是这样,受了伤也不说,不跟我说,也不跟教练说,除非是被发现。”发现也就是发现而已,肖英杰每次看到女儿身上有青一块紫一块的伤痕都会焦急询问,但往往只能得到一句“哦,没事”的回答。她形容家齐平时大大咧咧,遇事不钻牛角尖,但孩子小小年纪就学会了报喜不报忧,还是让当妈的哭笑不得,“如果遇到什么好事她会跟我说,但如果输了或是情绪不好,她都不告诉我,也不表现出来。”

  据介绍,张家齐对伤病的忍耐力要追溯到7岁时,当时她已经进入北京跳水二线队,在一次晨跑时和一位男同学相撞摔倒,手指几乎向后折了九十度。小家齐当时没有跟大人说,而是自己把指头掰了回来,如果不是后来教练发现整只手都肿了,她甚至都不会跟教练说这件事。之后接到教练电话的肖英杰带着张家齐去儿童医院检查,被确诊为手指骨折,肖英杰真有点想不通:“这孩子怎么这么能忍。”

  ●家人

  母亲喜极而泣,“知足了,值了!”

猜你喜欢